“噗嗤……”

  朱晓静一下子被阳霄和钱涂都笑了。

  心头的阴霾也一扫而空。

  在他们讨论的过程中,草场上的双方已经开始行动了起来。

  绿队的指挥官,也并不笨。

  不会放任敌人太过轻松如意的针对他们的机动小队。

  先借助火箭筒和少量导弹,对棕队的箱区进行了第一波的火力压制。

  迫使未能带着剩余武器及时离开的棕队士兵,要么原地淘汰,要么现出身影。

  为了掩护这些士兵撤离,就必须有更多呆在附近的棕队成员站出来策应。

  而那样的话,绿队就可以掌握很多棕队信息了。

  从人员位置分布,武器配备,以及大致的战术安排,都可以窥出端倪,以便进行下一波的应对。

  这无疑是一个漂亮的开场。

  占有优势,那便好好利用优势,打出最大化的收益。

  这样的人,才有资格成为战场上的指挥官。

  不过,棕队那些士兵也是狠人。

  本来留下原地看顾没来得及搬离原地的武器的士兵,在得到火力打击的消息之后,一个人都没有站出来,而是趴在原地,跟武器陪葬。

  以此打消同伴为了救他们而暴露自己的念头。

  反正剩下的武器也保不住了。

  他们出去也会成为下一轮攻击的目标,存活下来的可能性不大。

  那么,倒不如少让自己一方损失更多的战力,让他们继续执行先前的战术安排。

  毕竟,如果那个战术安排能够得到有效实施,他们还是拥有反败为胜的机会的。

  当然,他们也不会让自己白白牺牲。

  在导弹信号飞向他们的过程中。

  他们选择把所有弹药,毫无保留的往绿队的方向宣泄了出去。

  还真让他们击中了几个倒霉蛋,参赛信号直接消失。

  这几个倒霉蛋,完全就是自找的。

  他们在确定己方武器大有优势之后,便开始掉以轻心,蹲在小坡上,目送机动小队冲向棕队方向。

  想要在后续进攻时,第一时间跟过去,多拿一点战功。

  结果,别说摩托车了,连导弹都还没有飞到棕队的物资点,他们几个就淘汰了。

  不过,这正是演练的主要目的之一。

  在相对安全的状态,暴露出平日训练中难以察觉的隐患。

  并立刻将之解决掉。

  这样将来上战场以后,这些士兵才有更大的几率能够活下来。

  绿队这几个士兵的淘汰,略微打乱了绿队指挥官的计划。

  本来他是打算在导弹爆炸的同时,就让几只步兵小队跟着机动小队的路线往前冲的。

  可是现在,他不得不慎重考虑一下路线的问题了。

  假如棕队发现了机动小队之后,与之交火。

  那么跟在机动小队后面的人,还是有可能被误伤。

  所以在路线上,得稍微做一些调整。

  以机动小队为中心,进行扇面追随移动。

  虽然这样在集中火力输出上有所削弱,但是视野和安全性的提升,也算是有所弥补了。

  当然,这番调整,并不影响棕队计划的执行。

  因为棕队的首要目标,就是清理掉绿队的摩托车。

  这样才有可能把双方的战备差异拉到同一水平面。

  那个时候,棕队才能算得上是真正有了获胜的可能性。

  精彩的一幕来了。

  双方战术的对决,在直升机广播宣布导弹爆炸的那一刻,正式开始。

  机动小队趁着模拟导弹爆炸声的掩护,进入棕队的攻击范围。

  并以弧形阵型,前后相连,进行快速搜索。

  只要发现敌人,就会议喇嘛为暗号,告诉队友具体方位。

  然后就是一通集火,进行火力交叉射击。

  这样可以保证被发现者,立刻失去战斗力被淘汰。

  一开始,绿队的机动小队的突击过程非常顺利。

  一下子就找到了4个棕队的藏身点,并将之捣毁。

  毕竟草场地形比较平缓,虽然有些小缓坡和人为设置的障碍物,但是并不足为埋伏其中的棕队士兵带来足够的庇护。

  尤其是在面对摩托车这种拘捕作战过程中,灵活性极佳的交通工具时,根本防都防不住。

  不过,因为发生了交火。

  让附近的棕队士兵,大致锁定了机动小队的位置。

  起码和刚刚淘汰的同伴比起来,他们提前有了心理准备。

  而且,根据移动射击以及两个埋伏点之间的行进速度,不难判断出绿队的这只机动小队所使用的交通工具和数量。

  准备已久的无人机群,在这一刻正式起飞。

  之所以棕队有大量武器没有及时带走,就是因为要第一时间保证这些无人机的安全。

  必须要尽快带着它们,找到一个合适的操作点。

  既不能被绿队进攻时轻易影响到,又不能距离战场太远。

  否则就信号就会有问题。

  关键还要每架无人机都配备一个士兵去进行一对一的操控。

  那些武器自然就只能放弃了。

  或许会有人觉得这很浪费,无非就是多一点负重而已,为什么不把武器全部带走,以备后用呢?

  这就是战场思维和日常思维的不同了。

  战场不是游戏。

  一切都只靠理论支撑。

  现实中,每个人的体力是有限的,精力也是有限的。

  体力或许可以通过某些方式来增加有效利用率。

  比如合理的重新安排每个人的配重。

  又或者轮流进行搬运。

  比如第一批人超重带一部分额外军备,前行一公里,然后放下。

  第二批人遇到的时候,就拿起来再往前带着走一公里,以此类推。

  直到军备被送到预定区域。

  可是,精力这种东西,却没有办法讨巧。

  一个人一天能够拥有的精力,基本上就那么多。

  耗掉了就是耗掉了。

  所谓坚强的意志,只是能够保证意识的清醒,却保证不了思维的清晰。

  越往后,人的思维就会越僵硬,只能完成最基本的指令和动作。

  这就是为什么大夏军方在平时的训练中,就特别强调意志的坚定和对上级作战命令的绝对服从。

  唯有将这种配合度融入骨血之中,才能在绝境之下,也能将所有大夏士兵的战斗力保持在某个水平线之上,以此创造其他国家永远也无法实现的奇迹。